来源:山西资本圈股票配资网站导航
时隔十年,山西焦化一季报还是迎来了首次亏损。
4月25日,山西A股上市公司山西焦化披露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6.8亿元,同比下降7.7%;归母净利润亏损7026万元,同比下降206.7%,而主要原因便是联营企业中煤华晋“赚的不够多”。
中煤华晋“跻身”山西上市国企最强“补锅匠”
先来介绍下上述两大“主角”:作为省属能源航母山西焦煤集团旗下唯一以焦化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山西焦化早在1996年便实现A股上市,亦是最早实现上市的山西煤焦企业,可谓曾经风光一时。
中煤华晋集团则为知名能源央企中煤集团核心骨干企业,旗下拥有王家岭矿等山西多座实力煤矿,合计产能逾千万吨,现由能源央企中煤能源控股51%,山西焦化持有49%股权,而这部分股权原先则由间接控股股东山西焦煤集团持有。
山西焦化与中煤华晋的“联姻”最早源于2014年7月:焦化主业风光不再、业绩持续不振的山西焦化,拟定增收购焦煤集团所持的中煤华晋49%股权。虽然此番重组上市可以实现中煤华晋49%股权这一优质煤炭资产的“变现”,但当时作为焦煤集团煤炭资产上市平台——西山煤电(现山西焦煤)无疑更为适合,所以焦煤集团如此“舍近求远”主因唯有“救山西焦化于水火”股票配资网站导航,这也为山西上市国企最强“补锅匠”的出现埋下伏笔。
即便山西各方对此次重组预期满满,但“好事多磨”,山西焦化首次停牌重组因条件不成熟主动终止,第二次重启重组则被中国证监会否决,直至2018年1月才获中国证监会“放行”,亦即第三次才“闯关”成功,前后历经近四年时间,历程可谓相当坎坷,而如今来看对于山西焦化来说,“一切皆值得”。
当然,上述重组完成后,中煤华晋也成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凭借其出色的盈利表现,山西焦化的业绩直接“脱胎换骨”:2018年即重组落地当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便从2017年0.92亿元迅速蹿升至15.3亿元,2022年净利润更是攀升至25.8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即便是表现最差的2024年,盈利仍超过2亿元。
(山西焦化近年来业绩情况)
但中煤华晋股权的注入同样也直接“掩盖”了上市公司焦化主业的持续大额亏损:财务数据显示,山西焦化2018-2024年因持有中煤华晋49%股权获得投资收益超146亿元,而公司净利润累计仅为84亿元,亦即这七年间如果不考虑中煤华晋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山西焦化累计亏损额将超过60亿元,所以中煤华晋这一央企控股实力煤企已然成为山西省属上市国企最强“补锅匠”。
另外,当初山西各方力推注入中煤华晋股权还有一重要目的,便是希望保障山西焦化60万吨烯烃/年及配套200万甲醇/年项目的投资建设,然而该项目在筹建多年、投入近25亿元后于2021年因市场形势变化等因素停建,此举意味着山西焦化不仅寄予厚望的转型项目夭折,如此大的投入最终也只能大幅减值。
山西资本圈注意到,即便公司主业如此,坐拥最强“补锅匠”的山西焦化除了“账面”年年盈利外,核心管理层亦得以保持“稳定”,董事长李峰、总经理杜建宏等均已任职多年,不过随着坑越来越大,中煤华晋也有“乏力”的时候。
从“补锅匠”变身“背锅侠”
随着焦化既有主业持续低迷,加之煤价近两年下滑,与中煤华晋“深度绑定”的山西焦化业绩再度开始全面滑坡,即便中煤华晋尚能提供逾20亿元的投资收益,也难挽上市公司业绩颓势:以刚发布年报的2024年为例,山西焦化焦化主业毛利率竟为-16.67%,中煤华晋即便贡献逾23亿元的投资收益,上市公司年度净利润亦仅为2.6亿元,即焦化主业或有20亿元左右的亏损。
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七年后,山西焦化所持中煤华晋股权贡献还是被彻底“打败”,无力阻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亏损,更有意思的是其被认为是山西焦化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因,即从“补锅匠”变身“背锅侠”。
而山西焦化的“麻烦”也不仅止于此,公司在披露业绩报告的同时披露了一份估值提升计划,原因则为自2024年度公司股票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显然投资者并不看好上市公司当下及未来表现,期待中煤华晋股权注入带来的估值提升更无从谈起。
如今,在迎来收购中煤华晋49%股权“落地”后首份亏损季报之际,不禁要问这笔焦煤集团内部“腾挪”式收购的最大意义到底在哪里?之于山西焦化主业改善的助力有多大?之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现在哪里?这种略显“特殊”的企业又该如何进行业绩考核?
2024年,山西国资运营公司修订《山西省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将指标体系调整为“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落实重点任务”三类,引导省属企业加大力度提质增效稳增长,鼓励省属企业“跳起来摘桃子”,当好服务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压舱石”“主力军”,为全省经济增长多作贡献。
显然,对省属国企的期待股票配资网站导航,需要一张漂亮的业绩“报表”,但亦需要经得起考验的“内涵”。
益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